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香港攻防戰簡介】之《背景及戰前部署 》

渣甸山的機槍座遺跡

香港保衛戰,又稱香港攻防戰、香港戰役、十八日戰事,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自1941年12月8日日本進攻英屬香港至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期間的戰役。這次戰役後,日軍開始了在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佔領。
背景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即開始進攻中國。 1937年7月7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展開,日軍迅速佔領華北及華東大部分地區。由於中國東部沿海一帶落入日軍的控制範圍內,廣東省一帶的華南沿岸地區成為了中國從外地輸入各種物資的重要補給點。為切斷這條補給線,日軍於1938年10月1日在廣東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占鄰近地區,廣州在10月21日陷落。而部分日軍亦駐守於寶安縣(今日深圳市)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英國明白最終會與日本一戰,遂於1937年後逐步加強香港的防衛。

在1937年至1941年期間,在中國抗日戰爭中作為中立國的英國政府,仍然刻意維持香港的中立地位。這段時間進入香港的中國國民革命軍一律根據國際慣例,繳械後送入集中營。而香港的華人雖然亦有為祖國對抗日本的戰事出錢或出力,但是一切都需要在不影響英國和日本關係的前提下進行。然而,日本當局仍對此感到不滿,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議香港華人的反日行為。

戰前部署

根據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英國不能在太平洋範圍內部署軍事設施,使香港的設防工作受到限制。九一八事變後,英國亦開始擔心香港長遠也會受到牽連。英國在1933年的倫敦海軍會議中通過廢棄《華盛頓海軍條約》。於是由1935年起,香港便開始展開其預算高達五百萬英鎊的防禦計劃。 1937年底,當時剛上任的港督羅富國認為香港難以防守,曾建議香港列為中立的不設防城市,停止所有防禦計劃,但遭反對。而當時擔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也曾表示“香港雖不能堅守,但一定要保衛”。所以,香港的防禦計劃繼續進行。 1938年7月,港英政府通過了《緊急條例》,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積極備戰。同年9月,更舉行大規模的海陸空演習。大量難民從中國湧入香港,香港人口從1936年的約100萬,增加至1941年的160萬,港英政府更開始規定英籍成年人必需入伍義勇軍,又通過條例港督可隨時徵用市民財產,主要包括樓宇及汽車。 1941年11月末加拿大政府來了一船援軍,因其軍隊訓練不足,對防衛香港作用不大。

香港的防禦計劃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多處,以及維多利亞港的東西入口,並均建立了多座重砲及口徑16吋的鋼砲,港島沿岸建立70多座機槍堡,港島沿維港北岸滿佈鐵絲網,上環及青衣對出大海也滿佈鐵鍊,只留青洲琉璜海峽供船隻出入。香港島的山頭亦建立了多座碉堡及掩蔽體,渣甸山上更有2座機槍堡,日後對阻撓日軍前進發揮了很大作用。防空方面則主要集中於香港島,劃分了多個防空區域,每區均設有聽音器來辨別敵機方向及利用高射砲擊落敵機,位置包括西灣(現時稱為柴灣)、黃泥湧峽、南朗山、龍虎山及瀑布灣等。 1940年底更積極訓練使用新式高射砲。英方亦於8個月的時間內,在香港島及九龍挖掘了60個防空洞,部分仍保存至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